源潔微新聞:水環境保護與江豚保護的關系
發布時間:
2020-08-28 09:56
來源:
7月16號,趙秀英董事長在揚州市給來自全國20多所的大學生們講水環境保護與江豚保護的關系,與大學生交流長江江豚保護話題。
通過江豚的形態、生活習性、分類地位、生存現狀、保護措施、等幾方面,結合數據、圖片、視頻,向同學們介紹江豚知識。學生們踴躍參與討論,江豚在地球上生存歷史25000多年,是人類歷史的5倍長,長江里頭等的哺乳動物,目前在長江中下游存量1000頭,比大熊貓還少的珍稀動物,同學們也都非常積極熱情地互動,談了自己對江豚保護的感想。
江豚的未來
1.江豚生存水環境現狀
2.水污染防治相關政策
3.在政策驅動下,水污染防治取得成效
4.源潔相關技術、污染防治成果
生存現狀
長江江豚面臨的威脅主要都來自于人類活動的影響。長江干流高密度、繁忙的運輸船只的噪音和螺旋槳成為江豚的很大威脅,洞庭湖區濫捕亂撈和非法漁具的大量使用、水質污染一些水利設施的建設等影響外, 湖區大量使用的定置網具,在枯水季節占據了大量水面。水利設施的建設和水體污染等人類活動仍在加劇,使長江江豚也面臨著與白鰭豚同樣的威脅,野外數量急劇下降。
2013年列入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(IUCN) 極危物種;列入《華盛頓公約》CITES 附錄Ⅰ瀕危物種。2017年4月起,開展南京長江江豚的科學考察,此次考察研究將持續兩年。5月9日,“長江江豚升級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”
2018年7月24日,農業農村部發布,長江江豚僅剩約1012頭。已經少于大熊貓,并正在以每年5%-10%的速度下降,而且在洞庭湖周圍的江豚滅絕速度是整個長江流域最快的。
江豚為什么會消亡?
1.突發性自然災害
2.人類活動(水污染)
突發性災害
二、水污染防治相關政策
1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》1984年制定,先后于1996年和2008年兩次修訂。
2、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簡稱《水十條》),2015年2月
3、《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(2016-2020年)》
4、《“十三五”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》
5、《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2015年10月
6、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》
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大關系
01
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,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。
02
第二,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,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。
03
第三,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系,堅定不移將一張藍圖干到底。
04
第四,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系,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。
05
第五,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,努力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高效經濟體。
三、在政策驅動下,水污染防治取得成效
1
四、源潔相關技術、污染防治工程成果
在線留言